機率論(Probability Theory)
前敘
筆記內容著重於,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領域所應用的數學,目的為快速導讀重點脈絡及公式,類似於直式的心智圖,有助於構思規劃學習路線,或是直接查找應用。
目錄
筆記目前整理部分
-
微積分
(研究連續變化、累積與極限現象的數學,應用於函數分析、優化與動態系統建模)
-
線性代數
(研究向量、矩陣與線性變換的結構與操作,為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核心基礎)
-
離散數學(廣義邏輯學)
(研究離散結構與邏輯基礎,包含集合論、圖論、布林代數等,支撐演算法設計與計算理論)
-
統計學
(研究資料分佈、推論與估計,是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模型評估的重要工具)
-
幾何學
(研究形狀、空間關係與度量,在電腦視覺、圖形學與機器人定位中應用廣泛)
-
數學分析
(研究極限、收斂性與嚴格定義的連續性,是微積分的理論基礎並延伸至泛函分析)
-
機率論
(研究隨機事件與不確定性,為貝葉斯推論、馬可夫過程及強化學習等提供理論支撐)
機率論常用在強化學習中,因此這部分將持續補上與強化學習有關的理論公式
普通機率(Ordinary Probability)
事件 A 發生的機率是所有可能結果中,屬於 A 的結果比例 0≤P(A)≤1
P(A)∈[0,1]
條件機率:在 B 發生的條件下 A 發生的機率
P(A∣B)
聯合機率 (Joint Probability)
兩個或多個隨機變數同時發生的機率
p(x,y)
對所有可能值求和
∑x∑yp(x,y)=1
邊際機率 (marginal probability)
從聯合機率分布中「消去」一個或多個變數,得到剩下變數的機率分布
P(X=x)=∑yP(X=x,Y=y)
條件機率(Conditional Probability)
在事件 B 已經發生的前提下,事件 A 發生的機率:
P(A∣B)=P(B)P(A∩B),P(B)>0
- P(A∩B):A 與 B 同時發生的機率(交集機率)
- P(B):B 發生的機率
- P(A∣B):在 B 發生的情況下,A 發生的比例
如果 B 是必然事件,P(B)=1:
P(A∣B)=1P(A∩B)=P(A∩B)
獨立事件(Independent Events)
事件 A 與 B 獨立
P(A∩B)=P(A)⋅P(B)
A 發生與否不影響 B 發生的機率
條件機率形式:
P(A∣B)=P(B)P(A∩B)=P(B)P(A)⋅P(B)=P(A)
而事件B的發生機率為
P(B∣A)=P(B)